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推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府的核心任务之一。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零碳园区”概念,标志着中国在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紧接着,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要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和零碳工厂,表明有关政策的积极地推进与落实。为更好地指导这一目标,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新京报社等单位联合编制了《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T/CECA-G0344-2025),该标准将在不久的将来正式实施。
在当前的经济和环境形势下,零碳园区的概念主要是未解决各类工业园区在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方面的问题。新标准的出台,不仅为零碳园区的建设供应了明确的框架,提供了系统化、可操作的评估依据,更重要的是,这一标准为园区的管理者和成熟企业在建设过程中指明了方向。根据中国节能协会的副秘书长张军涛的介绍,标准的发布仅是启动阶段,未来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实施。
这些指标不仅仅具备可操作性,也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园区的总体建设水平,使各方了解和掌握园区的零碳实施情况。
为了实现标准的有效落地,中国节能协会将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展开紧密合作,将新标准纳入地方政策框架,以推动园区建设。同时,他们还计划与企业,特别是在零碳园区建设上有成就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项目示范与技术推广,一同推动标准的实际应用。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园区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和促进整个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作为参编单位之一,发挥了其媒体智库的作用,促进了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更重要的是,研究院还将积极构建“零碳园区”咨询体系,组织交流活动与发布调研报告,帮助园区与企业在零碳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达到合作与共赢。这些努力将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协作,形成较为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还将开展“零碳中国行”系列活动,聚焦政策宣讲与零碳园区创建项目的沟通,同时也会选择代表性园区为试点,进行相对有效评估认证,提升园区的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的出台,将为国内零碳园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大背景下,这一制度化的创新,将让产业转型与发展有据可循,使得中国在绿色经济的探索与实践中走在前列。随着零碳园区的标准逐渐完备与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零碳园区的建设将如井喷般迅猛发展,真正的完成可持续的绿色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