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城市更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大力实施城市更新”。2024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盘点城市更新工作进展,明确2025年重点任务。
精进不辍,行稳致远。2024年,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顶层设计和制度机制逐渐完备。地级及以上城市全方面开展体检工作,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5.6万个,全国106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住宅老旧电梯更新纳入“两重”“两新”政策支持,全年累计建设改造各类管网16.3万公里。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80%,完成年度治理任务。据统计,全国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超过6万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高速扩张时期形成的规划管理、城市运营制度机制和融资模式,已不能够满足城市更新时期的新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弱项。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城市发展新阶段,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有效释放投资和消费潜能,提高城市宜居性和安全韧性,有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一是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建立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健全“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实施效果、推动巩固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二是推动建立城市建设投融资新模式,拓宽城市建设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持续性运营机制。三是聚焦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各地积极地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创新完善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制度政策和实施模式。
用好“两重”“两新”国家政策窗口期,谋划实施城市更新改造的好项目。一是全面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已排查出老化燃气管道的更新改造任务,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二是持续实施完整社区建设、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老旧街区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口袋公园和城市绿道建设、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城市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三是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
构建城市管理新模式,以“新城建”为引擎打造高水平“数字住建”。一方面,完善“一委一办一平台”,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形成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加快形成推进“新城建”、提升城市韧性水平的体制机制,系统推进数字家庭、智慧住区、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任务,全方位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击鼓催征稳驭舟,勇毅笃行立潮头。2025年,要坚持干字当头,深化改革、狠抓落实,以积累之强,行精细之能,笃不怠之功,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持续推动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五一”假期期间,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汤河街与杨邑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向善园里热闹非凡。在这座以弘扬善文化为主题的口袋公园内,众多展示善文化的雕塑吸引群众纷纷驻足观赏;篮球场上,孩子们欢快玩耍;自行车赛道上,骑行爱好者们享受着骑行带来的快乐……
今年已下达两批251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北京海淀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不久前的“五一”假期,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迎来消费热潮。历经两年改造,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中关村食宝街和中关村广场等,融合升级为中关村大融城——集购物、休闲与社交于一体的多元体验空间。5月1日试营业首日,大融城西区5万平方米空间吸引4.5万客流,83家大小餐饮店铺总消费额达500万元。
近年来,浙江省苍南县住房城乡建设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以“未招先预、未建先防”等创新模式为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按下“快进键”,助力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近日举办“匠心筑梦展风采 建功立业正当时”建筑施工、园艺技能竞赛,来自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的24名能工巧匠参赛,分别在“毫厘必争”PC砖铺装赛、“方寸匠心”砖墙砌筑赛和“绿艺争锋”苗木修剪赛中展开技能大比拼。
近日,湖北省洪湖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开展2025年乡村工匠专题培训,全市百余名乡村工匠参加,为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本月起,《广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四平市矛盾纠纷化解条例》正式施行,《宁波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也将于下月开始实施。这些法规均强调治理主体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型、治理环节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防控延伸、治理手段从传统方式向数智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