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修订)》已经九届市人民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为规范城市更新活动、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增强城市发展动力,聚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更新,是指在嘉兴市区城市建成区内,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在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框架下,综合运用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城市体检、产业培育、招商运营等手段,通过保护传承、改造提升和盘活利用等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综合功能进行持续改善的活动。
1.工作协调机制。由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通过嘉兴市城市更新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市区城市更新工作。
2.专家咨询机制。设立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开展城市更新相关评审、论证等工作,提供咨询意见。探索建立社区志愿规划师制度,发挥社区志愿规划师在城市更新活动中的技术咨询服务、公众沟通协调等作用,推动多方协商、共建共治。
3.公众参与机制。健全城市更新公众参与机制,依法保障公众在城市更新活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城市更新规划以及城市更新有关技术标准、政策措施等,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1.南湖区、秀洲区政府和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辖区内的城市更新工作。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牵头组织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制定城市更新技术导则,建立市区城市更新项目库;负责城市更新项目的指导、监督管理;负责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相关工作。
3.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城市更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政策之间的衔接,牵头推进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
4.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重点更新单元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
6.文化广电旅游部门负责城市更新中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管理。
7.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并鼓励国有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实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组织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专项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市更新总体目标、重点任务、重点片区、更新模式、实施策略、实施时序等。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会同城市更新实施主体编制重点更新单元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应当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产业方向、空间风貌、项目建议等管控引导要求。评审通过后的城市设计成果,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调整的依据。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根据重点更新单元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实际的需求,会同属地镇(街道)或有关部门,对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开展编制或修改工作。
市级部门、区政府(管委会)根据更新单元城市设计及实际的需求,提出城市更新项目建议,明确项目资金筹集方式、实施计划、实施方式等内容,市级项目由市政府审核通过后纳入项目库,区级项目由区政府(管委会)审核通过后纳入项目库,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项目库实施动态备案管理。
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主体原则上由区政府(管委会)依法确定。重点更新片区或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可以由市政府依法确定更新实施主体。鼓励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实施。具备条件的更新项目,可以由物业权利人实施。积极引导社区居民自主参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
更新实施主体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推动达成区域更新意愿、整合市场资源、编制更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更新项目实施。根据区域情况和更新需要,更新实施主体可以参与规划编制、配合土地供应、统筹整体利益等工作。
1.保护保留更新。在符合历史遗存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来维护修缮、环境整改治理,对建筑所在区域的配套设施和环境进行更新完善,实施功能优化、业态提升,但不改变建筑整体风貌。
2.综合整治更新。维持建设格局现状基本不变,对建筑、环境、配套设施等进行包括微更新、微改造在内的综合整治,可以有少量拆除重建建筑。
3.拆除重建更新。对通过保护保留、综合整治难以改善或消除安全隐患的建筑予以部分或全部拆除,依据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实施更新。
更新实施主体应当根据重点更新单元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更新项目实施方案。更新项目实施方案应当包括更新方式、实现途径、设计的具体方案、建设方案、资金统筹、运营方案等内容。实施方案应当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论证。
采取拆除重建方式的城市更新项目,更新实施主体应该依据实施方案,组织并且开展产权归集、土地前期准备等工作,配合完成规划优化和更新项目土地供应。
1.优先对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提升和改造,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改造,通过对既有建筑、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持续改善建筑功能,提升生活环境品质;
2.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依规定进行绿色建筑建设,全方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3.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综合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
5.严格落实文物保护、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风貌管控要求,履行考古前置和各类文物审批程序,挖掘历史背景和文化和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
市、区政府(管委会)应当加强对城市更新的财政投入,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多渠道筹资加大对城市更新项目的支持;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性金融和市场金融等工具筹集城市更新资金,严防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充分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整合利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等专项财政资金统筹用于城市更新。
1.在保障公共利益、符合更新目标的前提下,鼓励依法依规优化更新区域内用地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指标,加强土地复合利用。
2.按照环境改善和整体功能提升的原则,经充分论证后,可以按程序对城市更新项目所在地块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控制指标来优化调整。
1.城市更新项目涉及土地出让的,如采取招拍挂方式办理供地手续,可依据相关规定采用带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带保留建筑物招拍挂方式办理供地手续。区政府(管委会)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建设项目投资及履约监管协议书》,明确项目开发、建设、安置房配建、配套设施配建、运营管理以及违约责任等要求。
2.城市更新项目具备划拨条件的,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应土地。以划拨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符合相关规定条件的,经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
3.城市更新项目涉及已纳入城镇低效用地数据库的工业公司地块,可按照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进行再开发利用。
4.在符合工业用地保障线管控要求下,鼓励工业用地中混合仓储、物流、研发、办公等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在符合产业准入、规划、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条件下,现有工业用地可申请改为创新型产业用地,并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条件变更等手续。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确需搬迁的,可以实施房屋协议搬迁。各实施主体可结合项目实际的需求,按照统筹规划、尊重民意、充分保障的原则,制定协议搬迁方案。协议搬迁方案应明确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内容。补偿方式可采取产权调换、货币(房票)补偿等多种形式。市级项目的协议搬迁方案应当报市城市更新工作联席会议审查,区级项目的协议搬迁方案应当报区政府(管委会)进行审查。
相关市级部门应当依据本办法制定规划、土地、建设、消防、财税、不动产登记等城市更新相关配套政策。
本办法自2025年4月14日起施行。各县(市)可参照本办法执行。原《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的通知》(嘉政发〔2022〕16号)同时废止。